常聽大家探討“萬物互聯”,那你知道嗎?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就是物聯網。簡單點說物聯網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控制。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體與網絡相連接,物體通過信息傳播媒介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等功能。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人們的基本生存保障。農業作為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其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顯得尤為重要。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將是現代農業依托新型信息化應用上邁出的一大步,可以改變相放的農業經營管理方式,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而引領現代農業的發展。
比如,數據收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實時傳感采集和歷史數據存儲,能夠遵索出植物生長對溫,濕,光,十壤的需求規律,提供精準的科研實驗數據,通過智能分析與聯動控制功能,能夠及時精確地滿足植物生長對環境各項指標的要求,達到高幅度增產的目的。
再比如元素調節。植物工廠生產環境包合光線、C02、培養液等,相關環境的組成與作物產出結果息息相關,其中便需要涉及許多信息整合、自動化監控與調節的需求,可以將各別的傳感器透過系統加以整合,以物聯網概令監測到每一個栽培環境的因素變化,這樣就可以實現更加有效的管理、節省成本及快速響應栽培需求。
還有,源頭追溯。國內已出現“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以豬肉安全為例:進入農貿市場的豬肉安裝上電子芯片,以跟蹤豬肉產品的生產、加工、批發以及零售等各個環節。具體來說即在農貿市場的豬肉經營店配備電子溯源秤,消費者在購買豬肉時可索取含有食品安全追溯碼的收銀條,憑借收銀條上的追溯碼查詢生豬來源、屠宰場、質量檢疫等多方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