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卡的應用逐漸開始普及,物聯網卡也被大家所知悉。物聯網卡自帶的多重優勢讓其快速發展擴散,不單是企業用戶熱衷于它,在個人市場也是非常的火熱。
用戶量增加那么問題就會出現,畢竟物聯網卡沒有統一的售后,連銷售端口都是雜亂的。工信部下發的《關于加強物聯網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網安2020) 9號)和《物聯網卡安全分類管理實施指引》中有一條是這樣強調的:禁止超范圍使用:只能在約定適配的“使用場景”進行使用,不得超范圍使用;禁止訪問人聯網應用。
這就表明物聯網卡只可使用在特定企業或特定場景,不可隨意使用,而且不準許訪問人聯網比如:社交類網站:如微信、QQ、微博等;視頻類網站:如抖音、快手、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購物類網站:如淘寶、京東、唯品會等;游戲類網站: 如QQ游戲等。
其實人家就是想說一點“物聯網卡手機禁用”,這就引發不少熱議,明明可以幫助手機聯網,為什么還手機禁用呢?其實,運營商當時提出手機禁用也是有考量的,首先,人家物聯網卡發明的初心就是給企業用的,鎖住了語音、通訊功能,只保留上網部分,個人購買的物聯網卡后期管理會很麻煩。企業批量采購物聯網卡,能夠通過供應商提供的管理平臺進行查詢或者是充值。個人購買的物聯網卡往往面臨無處查詢和充值的尷尬境地。
然而由于物聯網卡流量全國通用,價格便宜,所以很多不法代理商往往以流量卡的形式往個人市場進行銷售,那么,為了對個人市場加以約束,只能出行一系列政策或措施,比如只要運營商檢測到物聯網卡使用在個人手機上就會立刻封卡,造成任何損失商家不承擔任何責任,所以還是按規定使用物聯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