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功能是指“嵌入式SIM卡”,就是電子化的SIM卡,是將傳統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不需要再另外安裝SIM卡,可以大大節省手機、智能手表等設備的內部空間。eSIM技術使用范圍很廣,包括可穿戴設備、平板、PC以及其他終端,如智能音箱、智能后視鏡、POS機等。涵蓋運動、家庭、醫療、娛樂、教育等各類應用場景。
eSIM卡在國內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018年3月7日,中國聯通宣布,正式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6座城市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同年5月25日,中移物聯正式推出智能物聯China Mobile Inside計劃,同時發布國內首款eSIM芯片,提供“芯片+eSIM+連接服務”。 而2019年3月29日,由中國聯通和京東主辦的中國聯通eSIM獨立號碼業務全國開通暨聯通京東聯合首銷合作啟動大會在中國聯通總部舉行。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均獲在物聯網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工信部批復。
就當大家以為eSIM會像其他物聯網卡一樣大規模發展時,一個“eSIM卡被叫停”的消息傳來,不少人發展eSIM卡業務不能正常辦理,而2022年9月15日,工信部發表回復稱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及智能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后擴大esim技術應用范圍。
有人猜測,eSIM的出現直接侵犯了傳統實體卡的領地。eSIM卡的特點是可以嵌入手表設備芯片中,作為設備的一部分存在。用戶辦理開卡業務時,可以通過OTA直接激活,無需前往運營廳,操作更加便捷、自由。如此一來,傳統實體SIM卡可能會逐漸失去市場需求,這對運營商的利益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但小編認為,eSIM卡被叫停多半是因為技術問題,雖然eSIM的便利性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由于eSIM設備一直與網絡保持連接,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用戶的隱私受到威脅。如果這個安全性不能保證,相信未來eSIM卡也不會被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