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手機SIM卡比較熟悉,對物聯卡卻是僅限聽說,除非在生活或工作中接觸過到它。眾所周知,SIM卡收費較高,不僅有月租,還有通話計費,而物聯網卡一般是按照流量來收費,運營商定的費用又非常低,因此,物聯卡常常被很多人當做純流量卡使用。
物聯網卡除了不能電話通信,與SIM卡還有哪些不同?
材質不同,拔插式物聯卡和普通SIM卡在大小尺寸形狀上一致,但普通SIM卡應用在手機這個環境中,相對溫濕度等比較理想,普通使用PVC、ABS等材質進行封裝;而物聯卡由于要在物聯網設備等使用,一些還要在戶外等環境下使用,所以使用的材質要比普通SIM卡更耐用。
普通SIM卡主要是插入式MP卡,但物聯卡增加了嵌入式MS卡,采用焊接工藝,前置在物聯設備中,抗震指標好,確保數據傳輸穩定。
普通SIM卡不需要管理平臺,但物聯卡一般需要物聯網卡管理平臺,在平臺里你可以查詢流量使用情況、設備是否在線、充值等功能。
普通SIM卡內置STK 菜單,通過這些菜單可以使用一引起功能或應用;物聯卡主要用于上網,沒有其他的應用。
普通SIM卡使用11位號碼,而物聯網卡使用13位號碼,號碼資源更豐富。
物聯網卡看上去和普通的SIM卡(手機卡)區別不大,不過和普通的SIM卡相比物聯網卡具備以下幾個明顯優勢:
一、成本:物聯網卡不能打電話,只具備短信和上網功能,一般是用于智能硬件的連接,所以和SIM卡相比物聯網卡的資費更加便宜。
二、號段:萬物互聯,企業的智能硬件、設施設備動輒成千上萬,數量級非常大,SIM卡的11位號碼無法滿足,早期物聯網卡的號段只有13位(也就是流量卡背面的ICCID卡號),但近兩年物聯網的發展迅速,2017年8月電信、聯通變成了19位,移動變成了20位,都采用獨立網元,能夠更加快速的實現物物相連。
三、管理:在物聯網平臺購買物聯網卡之后可以享受平臺提供的其他服務,比如在物聯網公司購買物聯網卡之后,物聯網公司會提供物聯網卡的接入、管理、運營和數據服務。
雖然物聯卡被不少人用在自己手機上,但是小編還是建議新手們不要隨便嘗試,因為一旦被運營商后臺監測到用在個人手機上,該物聯卡將立即鎖卡,無法使用,因此造成的損失也只能個人承擔。不管是購買物聯卡,還是手機的SIM卡一定要用正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