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同時宣布,已經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雙方將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
兩大巨頭重磅官宣,引來市場熱議。原本三大運營商各自為戰到其中兩方的牽手合作,國內5G建設的時間周期將有望縮短,而此前“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也將有可能重新改寫。 官宣合作消息落地
聯通電信AH股大漲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5G網絡消息發布后,股價應聲大漲。 9月10日早盤開盤,中國聯通A股高開9%,H股高開4%,截至11點30分左右,中國聯通A股報收6.50元,漲幅5.06%。中國聯通H股報8.46港元,漲幅5.22%。
當天,中國電信的股價也表現活躍。早盤開盤,中國電信H股也高開3%。盤中一度飆升至5%,隨后漲幅收窄。截至當日11點33分,中國電信H股報3.73港元,漲幅3.9%。
僅僅半天時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AH股市值飆升,合計上漲約318億元。 與此同時,A股電信服務指數也受到隨此次兩大巨頭的合作消息影響,出現了明顯的大漲趨勢。
9月10日早間,電信指數高開6%以上,電信服務板塊內包括中國聯通、中國衛通、會暢通訊漲幅居前,其中中國衛通大漲近9%。
而由于周一5G板塊概念大漲,今日5G產業相關公司股價開始出現回調。不過8月9日開始,5G通信指數已經從階段性低位743點一路漲至最高932.33點,區間漲幅高達25%以上。
共建共享方案落地
“北聯通南電信”格局依舊
9月9日晚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發布公告宣布,雙方已經正式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將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雙方劃定區域,分區建設,各自負責在劃定區域內的5G網絡建設相關工作,誰建設、誰投資、誰維護、誰承擔網絡運營成本。
根據合作協議,5G網絡共建共享采用接入網共享方式,核心網各自建設,5G頻率資源共享。雙方用戶歸屬不變,品牌和業務運營保持獨立。雙方聯合確保5G網絡共建共享區域的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及服務標準統一,保證同等服務水平。
不過在區域劃分上,“北聯通南電信”的格局依舊持續。按照規劃,雙方將在15個城市分區承建5G網絡,以雙方4G基站(含室分)總規模為主要參考,北京、天津、鄭州、青島、石家莊北方5個城市,聯通運營公司與中國電信的建設區域比例為6:4;上海、重慶、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長沙、武漢、成都南方10個城市,聯通運營公司與中國電信建設區域的比例為4:6。
聯通運營公司將獨立承建廣東省的9個地市、浙江省的5個地市,以及前述地區之外的北方8省(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中國電信將獨立承建廣東省的10個地市、浙江省的5個地市,以及前述地區之外的南方17省。 雙方區域預先劃定,也意味著雙方會在各自區域進行建設5G網絡,最后在進行網絡接入和共享。這也意味著,此次突然宣布的共享方案實際上并沒有打破原有各自已經在展開的建設節奏。
兩大運營商聯手 意在“抵御移動”?
實際上,早在這次5G合作之前,市場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大運營商的合作傳言就非常多,而正式官宣之前,合作方高層也傳出了即將進行合作建設5G網絡的積極信號。
8月22日,中國電信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出席對和中國聯通合作5G的問題進行了首次回應,他表示愿意與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網絡,并強調中國電信一直是共建共享的倡導和推動者,目前重點考慮與聯通的共建共享。中國電信方面表示,目前已進入實質性的研究探索推進的階段,雙方建立了聯合的團隊,進行現場試驗。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也明確提出了5G共建共享方案,中國聯通投資者關系部也曾對外表示,正重點考慮與中國電信謀求合作。
而實際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頻段資源方面存在合作基礎。據悉,在工信部發放5G試驗頻率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拿到了3.5GHz附近頻段,彼時已有市場預測,兩家可能會合建一張5G網絡。而在目前雙方已有的5G試驗頻率資源則非常接近。
實際上,從海外市場運營商搭建5G的進展中不難看到,運營商之間的合建共贏已有案例,其中英國和西班牙運營商合建5G網絡,美國的主要運營商T-Mobile和Sprint尋求合并,主要為了能夠降低5G網絡建設投入 對于此番共建共享5G網絡,中國聯通表示,與中國電信進行5G網絡共建共享合作,特別是雙方連續的5G頻率共享,有助于降低5G網絡建設和運維成本,高效實現5G網絡覆蓋,快速形成5G服務能力,增強5G網絡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提升網絡效益和資產運營效率,達成雙方的互利共贏。
不過,在業內看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家合作,主要也是希望在5G網絡建設方面獲得更多優勢,而這樣強強聯合的動作,更像是針對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移動的“抱團御敵”。
從4G網絡建設方面,中國移動幾乎領先另外兩家運營商。數據顯示,中國移動4G用戶占4G總用戶數份額超過60%,幾乎是一家獨大的格局,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4G網絡方面,始終處于競爭弱勢,盡管采取各種營銷手段爭取用戶資源,但最終效果不高。
據通信行業相關人士分析,如今在5G網絡方面,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聯手合作”似乎想打破此前的僵局,在5G新的賽道上,兩家運營商能夠合力建設、減少運營成本、提高競爭實力,從而和中國移動進行抗衡。這也意味著,未來5G時代,三大運營商各自為戰的格局,有可能迎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之間“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
不過,中國移動在5G方面建設會否受到影響,目前尚難得知,不過僅從資金實力來看,中國移動目前仍然處于相對優勢的地位。
據2019年中報顯示,中國移動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出約為746億元,中國電信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出約為292億元,中國聯通的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約為271億元。這意味著,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家的投資總額合計相比移動依然少接近183億元。
5G網絡建設周期縮短 資本開支擠壓影響存爭議
盡管對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言,共建共享方案的落地有利于雙方在5G網絡建設方面進行成本控制,提高投資效率,優化業務增長及收益。
但業內也有擔憂,這樣的共建共享可能對5G資本開支形成擠壓,5G相關產業鏈的建設和投資進度或受到影響。在市場人士看來,兩大運營商巨頭的牽手合作,對于整個產業鏈發展而言,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對于是否會對5G資本開支構成重要影響,機構的爭議也頗多。中信建投武超則在研報中表示,共建共享或將縮短5G投資周期,市場從預期的4-5年或將壓縮到3-4年,但預計不會對相關公司的業績兌現出現較大影響。不少券商也均對這一影響做出了相應的定量測算。
而財通證券則表示,共建共享推出后,5G市場規模或面臨一減兩增的因素共振。其一,聯通和電信共建共享或使5G基站數量減少20%-30%;其二,共建共享或會帶來設備和運營費提升15%,彌補數量下滑的影響;其三,廣電加入5G建設有望帶來10%的增量建設需求。因此,綜合來看,共建共享對通信行業的整體影響在-5%到-8%,影響有限。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剖析了共建共享的各方態度。他們認為,5G共建共享這一方案,政府保持樂觀其成的態度,而且弱勢運營商在積極推動,但是強勢運營商和全部設備商均較為消極。華創證券預計,近期會有一個決策或者指引出臺。
對于兩大運營商的合作,多家投資機構仍表示樂觀預期。今日,美銀美林、大摩等國際投行先后出具報告,給予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內地三大電信股“買入”評級,首推中國聯通港股。
當然,聯通和電新的“聯合陣營”達成最終還是企業之間競爭格局態勢發生的重要事件,而對于普通用戶而言,5G網絡互相兼容,未來在收費問題上會不會有所調整,至少做一個聯合優惠套餐出來,可能是大家更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