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10:27 產、學、研聯動 物聯網 產業發展
日本發展信息產業近40年的時間,并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度發展開始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信息產業作為日本的主要經濟支柱,并以此拉動內需,改善就業,提升日本經濟產業結構。21世紀初隨著日本在國際競爭中信息技術的增強,同時政府的政策上大力扶持,在網絡通信、電子商務、網絡手機終端零售登陸等方面日漸凸顯,對日本經濟的復蘇不能不說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為了經濟的持續發展,日本政府開始大力推動泛在網的發展,加大對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的投入,通過技術創新拉動經濟增長,努力創建一個“低碳、穩定,健康長壽”的社會,以實現其“低碳型資源大國”的長遠發展目標。
近些年來,韓國政府也十分重視建設物聯網基礎設施,目前,韓國互聯網覆蓋率己經達到100.6%,相關物聯網的其它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顯著的效果。因此,物聯網產業在韓國的市場規模呈飛躍式增長趨勢。
從日韓的例子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不同程度的拉動了國家的經濟增長,促進了大量勞動力就業率增加。但由于每個國家物聯網發展基礎設施、經濟環境的不同,其經濟效果也不盡相同;相同的是,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對其經濟繁榮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
我國隨著國家對于5G網絡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集成電路和軟件開發等重點產業發展很快,為物聯網平臺的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在國家產業化和企業技術突破的雙輪驅動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將得到質的飛躍,帶來物流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同時,我國未來“三網融合”能夠帶來投資和拉動消費將近6500億元人民幣,對于其中的電信企業、廣播電視網絡和互聯網的運營商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目前進行的比較順暢的是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雙向改造,機頂盒的更新換代以及視頻節目和內容的增加,對廣電網絡的經濟帶來了新的利潤。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現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研發方面,不僅投入數量巨大,而且有較大的風險。單靠一個企業、一個機構有時候基本無能為力。如美國的“硅谷”在不到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的生產性和服務性中小企業總數達8000多個,它們與著名的斯坦福大學一起構成了從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設計、生產以及人才招聘、風險資本、法律服務和廣告營銷等互相配套的中小企業集群。就物聯網而言,由于其產業前端研發環節難度大,中間渠道建設投入大,后端商業模式和應用創新要求高,基于產學研聯動的產業培育成長模式有相當的合理和可行性。
而目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是中國在信息領域競爭力獲得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機遇。目前,我國部分省市地方政府均將物聯網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輪物聯網熱潮,甚至股市都出現了“物聯網概念”。因此,有必要從國家戰略規劃層面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等做出明確的界定和規劃。結合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制定,明確物聯網發展的產業技術路線圖,對其所涉及的行業應用、傳感感知、傳輸通信、運算處理等各相關領域的架構、標準、關鍵技術等給予明確的方向和資源投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