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 11:30 物聯網 技術創新
技術進步能有效促進經濟增長己是共識,而長期來看,推動生產技術進步的主要途徑是增強技術創新能力。一方面,在技術創新成果轉換成新思維、新工藝、新產品、新服務的過程中,創新成果經濟化,現實生產力提高,為國民經濟持續增長注入新活力。這表現在企業轉型升級、市場競爭力提高、收益增加,從而直接帶動GDP增長率提高。
物聯網是由于感應識別技術的突破而形成的,可以說沒有傳感識別技術就沒有物聯網,也就沒有物聯網產業。因此,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從物聯網技術結構可以看出,無論是感知層、網絡層還是應用層,物聯網都有數量眾多的關鍵技術,而且這些技術哪一個都不能少。從技術屬性和難度看,物聯網眾多技術機會都是高新技術,很多技術在全球還是技術盲點,人類解決起來困難重重。就像現在很多人感概大自然的力量一樣。特別是有些技術還與隱私、安全、信用、管理等結合在一起,這更加大了現有技術實現難度。
另一方面,在技術創新的作用下,經濟發展路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與生產要素運作方式密切相關,而生產要素運作方式的優化依賴于技術創新的驅動。技術創新有利于實現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生產要素質量、生產方式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產業是涉及多種新興技術、多個行業、多個環節的復雜體系。物聯網產業中無線傳感器、云計算、RFID, GPS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逐漸形成產業集群的趨勢,這對物聯網產業自身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聯網產業鏈結構是由傳感器、通信終端、M2M業務管理及服務平臺、行業應用、用戶構成。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自身行業需求應用領域和潛在市場規模非常龐大。
美國首先提出物聯網國家戰略,時間就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其實,進入后危機時代,信息通信技術成為各國技術競爭的重要焦點,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應用意義巨大。總的看來,物聯網技術創新可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其在社會發展、公共服務、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中的應用,將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水平、資源環境利用效率,實現社會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綠色化,推進經濟、社會、人和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而中國物聯網技術創新所需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上游技術和產業己經成熟或基本成熟。因此,挖掘物聯網技術創新潛在市場就必須構建一個良好的技術創新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的作用就是將物聯網產業上、中、下游的產業緊密的聯系起來,以它為核心實現物聯網產業縱向聯動,促進物聯網技術創新的協調發展。也可說,無論物聯網技術創新中的任何一環的前進,都將帶動內部一系列產業同步發展,將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各分支有機的連接在一起,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帶來巨大的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集群效應。